财联社4月24日讯(编辑 刘蕊)当地时间4月24日,法国总统选举将进行第二轮投票,也就是两位总统候选人的“最终对决”。
本次大选中,两位总统候选人分别是现任总统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华尔街机构指出,从民调支持率和投票率数据来看,此轮选举结果目前仍然不能确定。
本次大选正值法国内部和整个欧洲面临新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之际,其最终结果可能成为法国乃至欧洲命运前景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假如勒庞胜选,可能带来比英国脱欧更大的市场风险。
资料图
法国大选“最终对决”即将展开
本轮投票将在当地时间24日20时(北京时间25日凌晨2时30分)结束。投票结束后,法国媒体预计会第一时间公布相关的出口民调结果。
如果马克龙获胜,他将成为自2002年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以来,第一位获得连任的法国总统。而如果勒庞当选,她将成为现代法国第一位极右翼领导人和第一位女总统,
按照西方媒体的描述:勒庞奉行民粹主义,反对外来移民和穆斯林,更关键的,她很亲俄,宣称上台第一天,就要退出北约。考虑到其激进的政策理念,假如她真的胜选,将是一场堪比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政治地震。
在本轮投票前的最后一天,民调显示马克龙以57.5%的民调支持率领先勒庞,后者民调支持率为42.5%。
两者的民调支持率差距并不算巨大。而且考虑到本次大选投票率较低——据媒体报道称可能有25%至30%的选民将放弃投票,创下数十年来新低——实际的投票结果可能仍存变数。
马克龙 资料图
以下是一些华尔街主要投行的观点
高盛:马克龙有九成把握能够胜选
高盛的观点在众多投行中最为乐观,认为马克龙获胜的几率为90%——而这显然是市场最为乐见的结果。如果现任总统赢得选举,投资者可以预期法国政策能够保持连续性(即便马克龙寻求恢复其改革计划),而这有助于减少是否波动。
然而,如果勒庞获胜,围绕法国国内和欧盟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急剧上升,市场可能会受到冲击。
在法国的选举制度下,总统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由议会支配。因此,最终胜利者的执政能力将取决于今年6月的议会选举。由于勒庞在议会的支持率很低,假若其赢得总统选举,也可能面临制度僵局。
高盛表示,这可能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并补充称,如果勒庞获胜,其市场团队将预计法国和德国主权债务息差将大幅扩大。
花旗集团:勒庞的胜算比四年前高得多
虽然花旗集团的基本假设情景也是马克龙获胜,但花旗认为其胜算并不如高盛预期的那么大,只有65%。
事实上,花旗认为,由于本次大选投票率低,以及存在不少左翼选民不愿支持马克龙的风险,这次勒庞的胜算“比2017年大得多”。这可能给当地股市带来下行风险,法国银行业可能面临巨大冲击。
花旗在报告中表示:“勒庞的意外胜利,以及与之相关的债券息差上升,可能会给法国股市的整体表现带来下行压力。”
此外,勒庞获胜也将给欧元带来压力,欧元兑美元可能跌至1.065。另一方面,加入马克龙胜选,会给欧元汇率带来“温和的好处”。
法兴银行:法国股市债市将面临风险
对法国兴业银行来说,本次大选的最终结果同样不明朗,“不能排除”勒庞获胜的可能。
法兴银行在报告中写道:“选举竞争非常激烈,不确定性仍然很高。我们仍然看到市场对于这场选举存在自满情绪,而假如勒庞意外胜选,将导致价格大幅重新定价。”
同样,股市——尤其是欧元区银行股和意大利股市——将是勒庞获胜后受打击最严重的市场之一,因为这两类股票对欧盟一体化的前景非常敏感。
法兴此前还公布了约37只市值超过10亿欧元的法国股票名单,称这些股票尤其可能受到社会动荡、资产国有化和欧盟政策等政治风险的压力,名单中包括法航荷航集团(AIRF)、雅高酒店集团 (ACCP) 和雷诺汽车(RENA)。
法兴预计,在债券市场,如果勒庞获胜,法国和德国10年期国债之间的息差可能会升至90个基点,最终稳定在60-90个基点的区间。而如果马克龙连任,息差可能会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即45-50个基点。
勒庞 资料图
荷兰国际银行:假如勒庞胜选将给欧盟当头一棒
荷兰国际集团在报告中写道:“两位候选者中的任何一方的胜选都将使法国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地缘政治轨道。”
假如马克龙胜选,可能会推动欧盟进一步一体化,而假如勒庞胜选,将“不利于欧洲的凝聚力”,尤其是此时欧洲正面临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由于法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力量之一,假如持欧盟怀疑态度的候选者(勒庞)当选,对欧盟来说将是当头一棒。更不用说,勒庞对于欧洲对俄制裁的举措也持怀疑态度。”
勒庞的执政优先任务之一,就是要让法国退出北约,并寻求与俄罗斯恢复友好关系——这与欧盟更广泛的立场明显不同。
荷兰国际集团表示:“这种向未知的跳跃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负面反应,并且会出现经济轨轨道出现高度不确定性,给未来几年的增长前景带来压力。”
延伸阅读
马克龙还是勒庞?"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等待着法国
当地时间24日,法国大选“决战”将在现任总统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之间展开。
随着选前最后一轮电视辩论结束,马克龙的优势正在持续扩大。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由于二人在包括对待移民、欧盟以及经济政策等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此次大选结果势必将对法国乃至欧洲政坛产生深远影响。
马克龙民调优势明显
此次大选分为两轮,4月10日进行的首轮投票选情焦灼,马克龙得票率仅超过勒庞约5%,且均未获得过半数选票,这也让即将进行的“决战”充满不确定性。
不过,民调机构益普索进行的最新民调显示,马克龙的支持率已达到56%,勒庞则为44%。
此外,二人还在当地时间20日晚进行了最后一场电视辩论,围绕购买力、欧洲事务、退休制度及外交等问题展开激烈攻防,辩论总时长近3小时。
勒庞 资料图
虽然辩论火药味十足,勒庞也在极力淡化自己的右翼形象,但辩论后发布的Elabe民调显示,59%的观众认为马克龙在辩论中更有说服力,大幅超出勒庞的39%。
左翼选民或成“造王者”?
虽然马克龙暂时领先,但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对马克龙来说,选民的冷漠可能是选举中比勒庞更大的威胁。
具体而言,以梅朗雄为首的极左翼派别虽然在第一轮投票出局,但这770万票却可能左右第二轮的结果。
分析指出,虽然梅朗雄呼吁支持者不要投票给勒庞,却没表态是否支持马克龙,他们之中大部分人表示宁愿放弃投票,增加了第二轮选举的不确定性。
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对于这次大选,西方媒体将其形容为:二人正在为法国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
——亲欧还是脱欧?
首先,在欧盟问题方面,勒庞曾在2012年提出过“法国脱欧”,后又在2017年将其修改为退出欧元区。虽然勒庞在最近的竞选活动中有意淡化这一想法,但以亲欧著称的马克龙仍将此次选举称为“关于欧洲的公投”,指责勒庞真实想法就是推进“法国脱欧”。
不仅如此,勒庞还在近日宣称当选后会退出北约指挥机构。
4月10日,勒庞在巴黎参加总统选举首轮投票后的集会
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分析称,推动欧洲内部整合一直是法国的战略追求,马克龙当选的话,肯定会坚持这一战略传统。
对于勒庞的主张,苏浩认为其带有选举宣传目的。他指出,北约和欧盟都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和平台,作为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政治家,不会把二者放弃。勒庞当选的话,应该也不会以这种“革命性”的行为来改变法国的外交和安全传统。
——如何影响俄乌局势
俄乌问题同样是二人争论的焦点。
从2月开始,马克龙多次斡旋俄乌冲突,这也让他的支持率大幅回升,一度超过30%。
资料图
苏浩指出,出于对欧洲自主的战略追求,以及与美国保持距离的政治选择,马克龙试图在斡旋俄乌冲突方面发挥作用。虽然暂时受制于西方所谓的政治正确,但时机成熟后,他会再次和俄罗斯进行联系。
另一方面,《纽约时报》指出,勒庞将俄总统普京视为盟友,并称她的胜利可能会加剧拜登孤立俄罗斯以及援助乌克兰的难度。
苏浩则认为,与俄罗斯结成联盟不会是勒庞现在的一个选择,但鉴于法俄在历史上对维护欧洲大陆战略稳定上具有一定共同性,所以她当选后双方是否会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值得观察。
——第一要务仍是经济难题
马克龙2017年上任以来,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法国国家统计局初步估计,2021年法国GDP增长了7%。与此同时,失业率也在2021年第四季度降至7.4%,创下15年来新低。
按理说,经济方面的亮点本来是其连任的一大优势,但伴随俄乌冲突推高法国能源和粮食价格,导致中下层民众日子越来越难过。勒庞正是抓住这一点,提出了诸如大幅下调能源税和免除30岁以下年轻人个税等多项针对性方案。
对此,苏浩指出,目前出现的经济困境是法国的结构性问题,无论谁当政,这个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同样,无论谁上台,提振经济都会被作为执政要务来处理。
欧洲右转已难以避免?
不管最终胜选的是马克龙还是勒庞,极右翼势力在法国的快速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第一轮投票后,三分之一的选民都将选票投给了来自极右翼政党的3名候选人,令舆论哗然。
不仅在法国,极右翼政治势力已经在欧洲多国站稳脚跟,德国新闻电视台直接指出,极右翼将是欧洲2022大选年的赢家。
苏浩也认为,作为欧洲社会主体的白人,在政治经济上受到了一些压缩,导致他们出现不满情绪。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的政治倾向正日渐保守。“欧洲会持续向右转,这个情况在主流国家都会存在”。